前毫米波作為一種無線電波,並不起眼,傳輸距離比其低頻微波更長,在通信領域發展巨大。頻率更高的光波也廣泛應用於數字和通信領域,只有中間位置的毫米波被忽略。
然而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毫米波突然成了每個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。
毫米波站在了風口上
說到現代的風口,人們很容易脫口而出5G、自動駕駛儀和人工智能等術語。不太為人所知的是這些風口使用了一種叫做毫米波的技術。
這些波被稱為毫米波,但很難將風口處的風視為 "波"。
毫米波是波長在 1 到 10 毫米之間的電磁波。毫米波的帶寬非常寬。總可用帶寬高達135千兆赫茲,是傳統微波帶寬之和的5倍
其次就是毫米波的波束范圍很窄,能更精准地分辨能力目標物並還原教學目標物細節;
與激光技術相比,毫米波對氣候環境要求企業更低,與微波相比,毫米波元器件尺寸更小,毫米波通信設備更容易實現小型化。
但是毫米波也有一些缺點,如衰減嚴重,對器件精度要求高等,這些缺點在過去制約了毫米波的發展。
毫米波,5G 設備競賽的下半場
全球 5G 網絡頻段分為 6GHz 以下和毫米波,在 6GHz 以下頻段基本成熟的階段,中國已將 5G 毫米波網絡建設提上日程。
有人可能會問:這是個什么問題?既然亞6GHz和毫米波都可以做到5G,亞6GHz已經成熟,何必再去造毫米波呢?
其實就是毫米波與Sub-6GHz能形成一個互補發展關系,5G毫米波的頻段為24GHz-86GHz,是Sub-6GHz頻段的16倍左右,因此可以傳輸網絡速度和內容我們都會快很多;同樣也是因為高頻段,5G毫米波的傳播研究范圍也比Sub-6GHz小很多。
因此,5G 毫米波適用於車站、機場和體育場館等同一區域同時有許多用戶的場所,而 6 GHz 及以下頻率則適用於長距離和開放的場合。
誰能率先完成 5G 毫米波建設,誰就能為用戶提供更快、更穩定的互聯網服務,誰就能在 5G 下半場競爭中拔得頭籌。
自動駕駛、毫米波雷達顯示
有人說,互聯網將是物聯網的時代,毫米波雷達就是物聯網的 "耳朵 "和 "眼睛",在前沿、農業、醫療等眾多領域都有眾多潛在應用,其中最熱門的應用就是無人駕駛。
毫米波雷達與普通雷達系統一樣,發射無線電波。然後可以接受回波,wcn7851根據企業收發信息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以及數據。
毫米波可以幫助汽車准確地感知周圍環境,敏捷地識別周圍物體和汽車的距離、角度、速度等數據,保證汽車的安全行駛。
由於毫米波受雨雪霧霾等惡劣天氣影響較小,可以全天運行,穩定性極高,是自動駕駛等智能設備的最佳選擇。
無線投影發展,是目前為止最容易感知的場景
或許5G頻段的變化不容易感知的,而且自動駕駛的發展相對來說不完善。
最近一個新出現的毫米波進行無線投屏器,有效方法解決了視頻和音頻隔空投送能力問題。
傳統的 Wi-Fi 和 LAN 投影屏具有延遲大、圖像質量差、信號間歇性強、只能“使用”的特點,而毫米波無線投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 HDMI 數據線,滿足辦公平穩使用的等一系列要求。
相關文章:
5G millimeter wave "fire" again! What is the use of millimeter wave?